商学院
以好未来为例,看K12教育行业发展趋势!
2020-04-21 16:48
503浏览
本文为青青部落创始人王学辉分享,通过拆解分析好未来的发展要素,和大家探讨一下创新创业中的几个可能比较好的赛道。

来源:混沌大学(ID:hundun-university)

作者:王学辉

本文为青青部落创始人王学辉分享,主要有三部分内容:第一,简单回顾一下关于好未来的要素拆解。第二,从不同的角度、尺度继续向下深挖这些拆解后的要素。第三,通过要素重组,和大家探讨一下创新创业中的几个可能比较好的赛道。

1

好未来的要素拆解

我个人认为,在教培行业中,好未来第一的位置目前还是非常稳定的。

混沌组合创新里面主要用的是熊彼特的旧要素、新组合、供需连方法,这是非常经典的三种要素拆解法。例如在电商领域,阿里巴巴经常讲的是人、货、场就是一个例子;我们讲供需连,就是供给、需求、连接,这三种要素的拆解。

在教培行业的供需连里面,供给分为学科和老师,学科包括语数外学科,素质类学科,老师包括名师、教研+普通老师、AI老师。需求划分为B、C、G端,分别对接培训机构、学生和全日制学校。连接方面,师生比是一个主要因素,比如一对一、小班、大班;此外还有场景因素,有纯线下的、纯线上的,现在因为疫情的推动,OMO的发展可能是未来教培行业一个很重要的发展趋势。

这就是教培行业一个简单的要素拆解,做组合创新,首要的基本能力就是先拆解,拆完了才能组合、建设。

好未来的第一曲线是学而思培优,它的学科要素主要是理科,最初主要是数学。在老师的配备里,它没有走新东方的名师策略,因为有一次名师出走把他们吓坏了,所以改成了教研中央厨房为主。所以它的供给里主要靠教研+普通老师,老师们只要做到80%就OK了。

新东方最早是大班,好未来选择了小班,大概15-20人。在场景里它选线下场景,占据了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市场。所以它的要素组合就是理科+教研+小班+线下,这就是好未来的第一曲线。

但好未来并不满足于此。它觉得自己是所有教培机构里最有线上基因的企业,所以一直想把线下培训放到线上来,好未来第二曲线就是这么来的。相比于线下培训,它只变了一个要素,就是把线下变成了线上,理科、教研、小班都没有变。

在变线上的过程中,学而思网校内部的分歧也特别多。一开始说做录播,但是录播完成率不行,就失败了;后来说做慕课,教大班的同时直播,但完成率还是不行,毕竟慕课大学生完成率也就5%左右,中小学生要完成更难。小班直播,一个老师带20个学生的模式,当时他们也没有走通,因为学而思主要是在一二线城市,小班直播的模式续报率还可以,但是经济成本太高了。

最后是2015年左右,一个小项目叫海边双师,跑通了整个双师的节奏。然后好未来对海边双师进行单点突破,all in,并开始打广告。以前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学而思打广告,但学而思网校2018年开始打广告,2019年加入在线教育广告大战,再到今年疫情期间,第一时间进入学习强国、进入央视,免费同步课程,吸取流量无数,现在他们已经有了两三千万量级的客户基数。

所以,整个好未来第二曲线的组合就是把线下要素换成线上,而线上要素也经历了好几个选择,最后把双师直播模式all  in生长出来,放大到它的第二曲线上。

十九大提出,我们的教育要做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,既要有公平,又要有质量。公平就是相对来讲价格要合理,此外质量还要好。从孔子时代开始,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在过去的两千年以来一直是个悖论,双师是目前解决这个悖论比较好的模式。

张邦鑫也说了,双师课堂也很简单,一个好老师给一万个人讲,每个线下课堂20个学生配一个老师,把两边的优势结合起来,成本还能下降。所以这个模式跑通以后,2019、2020年,行业内所谓的在线教育大战都是推行B2C的在线双师模式。经过这次疫情,也出现了所谓江湖六大门派(学而思网校、猿辅导、作业帮、跟谁学、新东方在线、网易有道)。

我们再看看双师的要素组合。学而思有学而思培优和学而思网校,学而思培优也有线上课堂,这两个到底有什么区别呢?

首先,学而思网校所有场景都是纯线上的,学科是理科,老师是名师+普通老师,主讲老师是名师,辅导老师是普通老师。在需求端,它面向的都是C端,直接面向学生。师生比的部分,主讲老师面向大班讲,一个人讲几百人、上千人;辅导老师面向小班,一个人可能面对20个学生。这是学而思网校。

学而思培优也有直播双师,区别在场景,它的直播双师同时囊括了线上和线下。学而思培优先前基本把中国最好的58所城市都占领了,在这58所城市它推行的全是纯线下模式。但是从58所城市以后,它也改成了双师模式,主讲老师在线上,但是辅导老师在线下。

比起学而思网校,学而思培优的直播双师课堂只是在场景这块有一点不同,其它的都一样。好老师不愿意去58所城市以外,所以他们就把好老师放在北上广深,在58所城市以外的线下地方设定学习间,让辅导老师盯着小孩学,这就是线上线下相结合。

2

教培行业供需连要素深度挖掘

角度划分有一个MECE原则叫独立、穷尽。你如果确定一个角度,最好把这个角度里所有的因素都列出来,这是麦肯锡方法。尺度上大概有一个原则,“够用就好”,尽管你在练习的时候可以“掘地三尺”。

关于教培行业的供给、需求、连接,我会从不同的角度、深度挖掘一下。

1、供给侧

从大类上划分,有的机构做的是课程类、内容类,有的是技术工具类,还有最主要的课程内容类,大家一般看到的都是课程内容类为主;另外还有社群平台类,比如微信、钉钉、快手、抖音等。

教育领域的创业者,首先要看你的企业在教育平台上供给的是哪些大类;从教学的流程来讲,“教、学、测、评、练”的五大流程你主要覆盖的是哪些。有的机构基本做到全覆盖,比如好未来;但只切入一个环节再开始扩展也是完全有可能的,比如说一起作业网,最早切入的就是作业这个“练”的环节。

从刚需程度来讲,我们可以分为同步辅导和素质素养类。我的一个感性估计是,同步辅导类在我们整个市场中占80%,素质素养类占20%,一个家庭里家长的花费基本也是这个结构。决心不送孩子参加同步辅导的家长很少,或许在孩子幼儿园阶段还是信誓旦旦,但是孩子一上小学,他肯定就不这样了。这就是中国的现状,没有办法。

同步辅导按照科目来划分,最基本的就是语数外和其他考试学科;再往下的素质素养类辅导中,有最大可能性的是少儿英语,再往下是少儿编程、思维训练。

少儿英语、少儿编程、思维训练应该是过去3年里在素养类里最大的赛道,也是拿融资最多的赛道,这有两个原因。第一,贴近了在线概念;第二,贴近了刚需概念。英语也算刚需,全民人工智能的背景下编程也算刚需,思维训练其实贴近了幼升小的数学也是刚需——它们都贴近刚需、在线这两个概念,所以做大了。

从教材的角度来看,有人教版、苏教版等等,不做赘述。从难度的角度来讲,学而思有勤学班、精英班、目标班、创新班、兴趣班,大家一般听到这些班名就懵了,根本看不出来难度到底是怎么划分的。这就对了,这就是人家起名的学问。他们内部知道这些班次的难度排序,但决不能让孩子有那种我是低级班、你是高级班的感觉——就像我们买车一样,什么尊享版、舒适版等等,你根本看不出来哪个更贵。

如果大家从企业规模来看,有巨型、大型、小型、微型等等。国家统计局的标准是微型是10人以下,小型大概是10-100人,中型是100-300人,大型是300人以上,巨型估计得1000人以上。一般来讲,教育行业呈现哑铃型结构,巨型企业都已经有十几家上市公司了,小微企业也有一堆工作室、工作坊。这次疫情,中小企业应该受到了不小压力。

最后,在老师这一块,名师、教研+普通老师、AI老师都没有问题。

2、需求侧

教培行业的需求还是B、C、G这三个对象,其中直接面向学校和直接面向学生的完全不一样。这里又划分了一个城市区位要素,有一二线城市、三四五线城市,还有乡镇。一二线城市就是北上广深+省会城市+计划单列市,整体来讲,一二线城市在市场上的比例稍微大一点。

从支付能力来讲,客户可以分为核心需求、非核心需求和无需求。核心需求就是钱不是事,一年两万、三万、五万、十万的学费都不是事,或者有的家庭虽然困难,但是砸锅卖铁也支持孩子上课。非核心需求是稍微投资一点,一年花几千块。还有一些无需求,家长觉得学习根本不重要,赶紧回去干家务。

从类别方面来看,需求可以划分为纯知识型、技能型、情感态度价值观型。同步辅导肯定是知识类的相对多一点,主要提供知识点。

在诉求方面,有的家长希望培优,比如好未来就是用来培优的;有的家长需要补差;也有的家长需要便利,比如龙文教育就在小区楼底下,这就非常便利。

下面这张图是根据一二线城市、核心非核心需求画的一个四象限图,这个研究来自东方证券。

一二线城市的核心需求是第一象限,这些核心需求在前十年里诞生了像学而思、新东方等机构,格局已定,上市公司都有很多了。

东方优播比较有意思,它的定位是满足三四线城市的核心需求。这里的家长觉得钱不是事,但是好老师确实不愿意去三四线城市,那怎么办?东方优播就做在线单师直播小班,通过线上场景把好老师引入到三四线城市。

其它的三四线城市,或者一二线城市的非核心需求,以在线双师的模式来做。一二线城市的非核心需求还是以学而思为主,因为一二线城市是它的传统市场;猿辅导、作业帮、跟谁学基本上瞄准三四线城市的非核心需求,它们在线辅导的价格是线下1/3左右,这样一下子释放了50%的家庭的需求。

一二线城市、三四线城市、核心需求、非核心需求一交叉,我们就有了这么一个四象限。通过区分不同象限里面的优势,我们可以在不同的象限里找到自己的定位。

3、连接端

师生比上,什么一对一、小班、大班都没什么问题。但老师是否固定,时间是否固定,又会延伸出不一样的模式,比如说都是一对一英语,VIPKID可能是老师不固定,哒哒英语里面老师就是固定的,这两种模式并不一样,我们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。

场景上,线上、线下、OMO没有什么问题。从技术手段上来说,线上技术有录播、直播,也有的是AI把录播切片完以后,通过咨询技术来直播。

3

要素重组后的未来赛道

我觉得对各要素进行拆解重组特别有趣,我们可以不断做思想实验,将供需连在不同角度、不同尺度进行连接,就像搭积木一样,做各种组合创新、分型创新。

大家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认知遮蔽,比如说把这个供、这个需、这个连搭完以后,觉得这个事根本不可能,然后就放弃了。一个新东西刚出现的时候,就是大家觉得不可能的时候。这个时候你要用混沌的方法多问问自己——多问问自己,是真的吗,总是真的吗,是不是有可能有例外?

任何新事物在出现之前都是受到质疑的。我给大家一个忠告,大家在这个玩乐高式的拼积木过程中,你把能组合的全部组合出来,不论最初你觉得这种拼法有多么不可能。然后你从中慢慢选择你认为最好的模式,选择其中自己最适合的赛道,如果经过分型创新、实验、MVP做到突破以后,你就开始all  in  ,单点突破,舍九取一

根据上面这个供需连的要素组合,我按照我自己的推演大概组合了一些赛道,今天我分享一下个人认为比较有可能的五大赛道。

第一个,大班双师的2B赛道。我刚才讲所谓的大班双师“六大江湖门派”格局已定,那指的是2C,2B不是这样的。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城市、三四五线城市里面的线下小培训机构,他们这次也是被疫情逼迫着,要么自己转线上,要不就只能与提供大班双师2B的机构合作。

大家知道,好未来早就在这个领域做了魔法校,更有高斯allin 2B,名字都改成叫爱学习集团了。高斯现在只把北京做自己的试验田,除了这个试验田旗舰店以外,其他的地方全部all in 做2B,就是把他的这一套东西完全输出给中小机构。他现在号称已经有1万多家合作机构了,而且它自己完全待在这些机构背后,不露出自己,露出的全是地方上的中小培训机构。所以这就是大班双师2B的机会,类似高斯和未来魔法学校这样的机会。

从需求端来讲,这也是地方培训学校转型的机会,线上双师加线下辅导可以帮助地方培训学校转型,所以需求也是有的。因此,我认为大班双师的2B模式是第一个比较有希望的大的赛道。

第二个模式,我个人最近也琢磨得比较多,可能是大班双师的2G模式,就是把大班双师这种经过验证的,提高教学生产力又兼顾公平和质量的方式,直接引入全日制公立学校,尤其进入那种在当地排名三四五六名的,迫切想要赶超第一、第二名的学校。未来我们的课程都是北上广深的特级教师输出,原先的班主任老师都变成辅导老师,对于学生主要做好辅导、预习、态度、情感、价值观方面的工作,真正地去完成“育”的职责。

教育培训现在号称有1万亿的市场,在线、双师大概是5000亿的市场。如果大班双师能进2G的话,未来直接面对的就是教育部每年投入的4%的GDP,也就是4万亿的市场。

这个想法比较开脑洞,可能在未来十年二十年里才能实现,但我今天也把这个想法抛出来,这就是我自己在拼乐高积木的时候组合出来的。学校会不会反对,原来的老师、班主任老师该怎么办,这个组合确实面临很多问题,我们一开始肯定都觉得是不可能实现的。但是结合百年来学校组织的变革,未来学习模式的变化,我认为,如果双师模式真的提高了生产力,那它就应该被用在教育的主战场,也就是我们的学校

第三个,我认为像东方优播这样的在线小班单师模式,也是非常有前途的。前面说的都是大班双师的2B、2C、2G,东方优播代表的就是小班单师领域的一个希望。三四线有钱有核心需求的家长,发现好老师真的不愿意来,那怎么办?只能依靠完全线上的模式。钱不是问题,我也不需要价格便宜,我只需要好老师。一对一辅导一个小时800块我可以支付,小班教学一个小时300块我也可以支付。我的核心需求就是,我必须要直接连接北上广深的好老师。因为有核心需求在,所以我觉得在线小班单师也是很OK的。

第四个,我认为比较有希望的就是OMO模式,这可以和电商里面的新零售做类比。目前在线教育江湖一片混战,就像2010年左右,线上的京东、阿里和线下的苏宁、国美混战的时候。有意思的是,当电商发展到了一定程度,多快好省这些所有线上能提高的要素都提高了以后,阿里又开始做盒马鲜生等线下服务。因为它发现,还是有些非标品的重服务没法线上替代。人毕竟还是需要交流的动物,全都宅在家里等东西送到门口,大家也受不了。所以阿里结合自己的大数据优势、流量优势,倒做出了生鲜领域的线下体验店,做一个地方让大家在那吃饭,找回人和人之间很热烈、很挤的那种感觉。这个转向就很有意思,所谓“三年河东,三年河西”,确实如此。

所以,我认为再过5-10年,教育领域也一定能出现这样的情况。这次的疫情是整个在线教育的助推剂、催化剂,把所有有利于线上的、线上确实提高效率的要素极快地加速了,原来三年五年能完成的,现在一年两年就完成了。但人们会逐渐发现,有些行业确实是非标品的重服务类,不能线上化,比如研学旅行、营地教育、社会实践等。

再过几年,这些教育巨头们就会携它们的数据优势和对客户的精准掌握,反过头来去OMO这些重服务、重体验的线下机构,例如舞蹈等艺术行业,也许是它们自己做,也许是以投资、收购这样的方式来整合。

因此,我认为未来的OMO还会有机会的,只是大家需要先熬过这个疫情,并让自己活成头部。线下的素质教育机构,要做成上市公司确实比较难,但如果你能做到营收过亿,或者有其他核心优势,能规模化盈利,将来你就有可能成为被整合的对象,我认为这也很好。

第五点就是教育平台。其实上一拨O2O的热潮里有好多想做平台的,但那时的时机还不成熟,教育的品类、SKU还没那么多,大家对线上平台的认知也还没那么高,他们就做了先烈了。这次的疫情加速以后,线上教育迅速发展,快手、抖音、B站等都有成为教育平台的可能。在品类特别多,而且供远远地大于需的情况下,人们就需要平台了,就需要严选和尊选了。

这个平台到底是什么样,会不会是像天猫和京东那样?不知道,毕竟教育行业是重服务的,主观评价占比很高。那会不会是像大众点评一样,课程类似于菜品,大家的评价千人千面?也不好说。但总之而言,在疫情的推动下,在教育供过于求的情况下,我认为还是有可能出现教育平台的。

好学校(91goodschool.com)是中国领先的招生平台,18300+品牌学校现已入驻,2600万真实生源,专业帮您解决招生难题!
12年互联网招生专家
1对1免费定制:高效招生方案
免费定制方案
10分钟内,招生专家联系您!一切为了招生。
上一篇:
疫情下,培训机构暑期招生大战已提前打响!
下一篇:
疫情过后,教育培训机构会有报复性增长吗?
相关推荐
教培机构为什么要做私域?
教育趋势 2023-06-15
多地学科类培训指导价出台,一文速览!
教育趋势 2022-01-04
艺术类机构监管正式来临,金最低仅需15万元!
教育趋势 2021-12-28
小红书开展校外培训违规内容治理,包含学科类与非学科类
教育趋势 2021-12-25
2021年培训机构该如何转型?比较好的转型渠道有哪些?
教育趋势 2021-12-04
学科培训政府指导价陷内卷,金华30,海南5块!
教育趋势 2021-12-02